進入3月下旬,新疆部分棉區陸續進入播種期,兵團較地方略早3-5天,預計4月中上旬將迎來播種高峰,4月25日前后結束播種。今年疆內棉花種植呈現如下幾個特點:
一、土地承包費繼續下降,鄉鎮對外招標的“熟地”承包費普降至300-400元/畝,較2012-2014年下跌了近100%(有的承包合同中約定50公斤籽棉做為承包費);
二、農資價格整體有較大幅度下降,其中化肥、棉種降幅達到10%左右,地膜價格下調5%;
三、水資源費明顯提高,2016年1月1日執行的水資源費征收標準,30年承包土地農業用水標準為0.007-0.05元/立方米;非30年承包土地農業用水標準為0.16-0.4元/立方米。導致今年水費較去年有明顯提高,2015年植棉需水費在110元/畝,而按照今年新的標準計算,植棉所需水費在220元/畝左右。
四、產量較高、棉花品質比較好的品種比較受農民的青睞,高產但紡紗指標比較差的棉花品種遭到淘汰;
五、地方機采棉和長絨棉的種植面積有所上升, 一些植棉大戶單獨或聯合購買采棉機,以此節省拾花費和其它費用支出;
六、玉米、小麥等農作物種植面積有所萎縮,但是否改種棉花農民普遍拿不定主意,阿克蘇的一些棉農更愿意種長絨棉。
目前,新疆部分地區第二批2015年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款已逐漸發放到手;再加上信用社提前發放農民春季種植貸款,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民的現金流壓力,各棉區播種也有條不紊的進行。對于2016年收益情況,在目標價格已經確定的情況下,只有通過提高單產、品質、銷售價來創收、增收,只要不再遭遇大的天氣災害,棉農朋友收益依然可觀。
來源:中國棉花網